韓國江陵端午祭(3)
秋柏
韓國江陵端午祭是一項大型的慶?;顒?,它以端午節(jié)為契機,緊密結合了韓國民眾信仰和農時活動。不同于中國端午節(jié)的是,它以韓民族自己的方式,結合韓國民眾的需要和審美觀,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它的祭儀,無論是“儒教祭儀”還是“巫祭”,都保持了原生狀態(tài)。這種原生形態(tài)正是端午祭歷史價值、文化史價值和美學價值之所在,是被列為韓國國家指定的無形文化遺產的根本所在。但是民俗文化是不斷變化的,隨著時代的前進,有許多新的內容自然會補充進來,這一點在江陵端午祭中也表現得十分明顯。
江陵端午祭的組織者十分明確“人為明天而活著,熱切的渴望與理想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作為民俗活動,每年的端午祭在保持傳統(tǒng)的基礎上,盡可能安排增加新的活動項目。今年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的第七次學術大會就是在江陵端午祭期間召開的。
作為端午祭的一項主要內容,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越南、俄羅斯、瑞士等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0多位學者,就端午習俗和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展開學術研討和交流;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的民間藝術團被邀請進行表演,表現出韓國江陵以端午祭為載體的文化活動,向世界敞開她寬廣的胸懷。正如江陵市長所說的“如同人有家鄉(xiāng),文化來源于民俗;正如家鄉(xiāng)有情,民俗這一多樣性的根源,必須受到尊重”,他們相信“最地區(qū)性的才是最全球性的”,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