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來歷(2) 熙星 投訴/報錯 宋代-把放風箏做為鍛練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jié)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后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明代-以風箏載炸藥,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清乾?。从须p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為鮮艷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并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二次世界大戰(zhàn)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并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