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地區(qū)別具一格的鬧洞房
伊芃郎
文風樸實而又善樂愛逗的淮河岸邊,倘逢男婚女嫁辦喜事總愛樂上一樂,逗上一逗,謂之賀喜同樂。
每當吹吹打打,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司禮之后,婚嫁女就隨新郎緩步踱入新房,圍觀的人不分老小、長晚輩皆蜂涌而入,鬧洞房頓入高潮。
這里的鬧洞房和國內其他地方的民俗大抵相差不多,但也有其別具一格之處。
當新娘落坐床沿時,鬧就開始了,一把把花生、紅棗、核桃、桂圓、板栗、糖果之類朝新娘臉上沒頭沒腦地拋去,撒了滿床,一句句褒貶兼蓄、頌嬉并舉的喜歌、喜對著實令新人哭笑不得。
諸如“洞房花燭喜洋洋,你擁我擠進新房,今日堂前喝喜酒,明年來吃喜面湯(給小孩賀喜)”、“栗子、花生、桂圓、棗,一把一把滿床拋,落到東頭新郎喜,落到西頭新娘笑,立(栗)生(花生)貴(桂圓)子早(棗),日子甜到稍(老)”、“一把桂圓一把棗,甜甜蜜蜜心里笑,小兩口子恩恩愛,一年一個小寶寶”、“一把花生一把糖,生的孩子睡滿床”、“莫要轟莫要鬧,看看新娘俏不俏,果然一副好臉面,丁咯小腳真不孬”、“三天不分大和小,俺也進來瞧一瞧……”的喜歌沖耳難消。
雜于其中的喜對如“魚水千年合,芝合百世榮”、“才子黃花賦,佳人詠絮詩”、“度七夕結連理花開并蒂,過鵲橋得伉儷展比翼”、“花好月圓春日好,螽斯衍慶秋月朗”,有的尚把“秋月朗”改成“秋月長”或“錦被香”等踵接不絕。若遇娶修訂麻媳婦的,又見“茅草屋內新夫婦,小陽月里看梅花”或“春苞豐綻一枝俏,梅花艷吐萬點芳”貼上房門,使人啼笑皆非。
鬧房的混亂中,婦孺之輩便伸手于被角之下,將壓床饅頭也叫子孫饅頭乘勢拿走,你一塊我一塊掰著吃,謂之“大人吃了子孫旺,小孩吃了長的壯”,純屬一派胡言。
淘氣的人還偷偷地把菱角、野棘藜之類暗放在被單或花席之下,甚至不讓人知道地將尿壺上錐一個小眼,及至尿漏床單還被說成是件好兆頭,謂之“新婚當天尿濕床,早抱孩子子孫旺”的無稽之談。
到了更深人靜,叔嫂小姑又玩起聽房的游戲,聽不到新郎、新娘的悄悄話就視為“晦氣”,聽到還當面戲耍一番。倘或長時間聽不到,就學鼠動貓叫引其講話或捉只青蛙之類塞入新人被中耍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