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姓氏(2)
自知
秋 秋家莊的神秘祠堂
與夏姓相比,秋姓較為難尋。幾經探尋,我們在隴縣找到了一個秋姓人聚居地——東風鎮(zhèn)棗林寨村秋家莊,年過七旬的秋紅正老人介紹,秋家莊有 300多名秋姓村民,祖輩居于隴縣。
60年前,秋紅正還是個愛貪玩的小男孩,村莊中最吸引他的地方便是秋家祠堂。每逢年節(jié),分管祠堂的叔伯會在祠堂給小孩子分發(fā)大白饃,即使在糧食短缺的年代也少不了誘人的白饃。但這座香火鼎盛的秋家祠堂,在上世紀 50年代突然冷清破敗,直至被拆除,如今的秋家老人誰也說不出原因。
在宋版《百家姓》中難尋秋姓。秋新智是個姓氏研究愛好者,他收集了散落在民間和資料中的秋姓來源,梳理出了秋家莊秋姓人的遷移足跡?!堵肥贰吩疲骸吧訇恢笥星锸??!毕鄠鼽S帝后裔少昊的后代有位叫湫胡的,在陳國做卿士,其支庶子孫把“湫”字去水為“秋”姓,世代相傳。秋姓起源地和望族在天水郡,即今天的甘肅天水市及所轄一帶。現(xiàn)棗林寨村秋姓人由甘肅通渭縣遷到今天隴縣關山,再到今天的東風鎮(zhèn)棗林寨村。此外,在咸陽乾縣、鄭州、浙江一帶都有秋姓,秋姓的分布,從甘肅起到浙江是一條十分清晰的東遷線路。秋新智發(fā)現(xiàn)這條線路與秦人東遷的線路是基本吻合的,秋姓與秦人的關系也成為秋新智不斷研究秋姓的最大興趣點。
撥開文史資料,秋新智說,除過那間神秘的祠堂,秋家也有一些神秘的人物和故事。秋新智的爺爺秋德曾是當?shù)氐泥l(xiāng)約,在清朝末年曾在宮中當差,秋德性格剛正,看不慣清政府的腐敗和懦弱,恰逢孫中山等人鬧革命,秋德受革命熱情感染,被革命人士說服,參與到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事業(yè)中,并身受重傷。秋德回鄉(xiāng)療養(yǎng)時,秋新智問起爺爺?shù)倪@段熱血經歷,秋德并不細說戰(zhàn)場上的情節(jié),使得這段故事蒙上了一層更為神秘的色彩?!案x傳家是祖訓,家貧莫忘育兒孫?!痹谇镄轮蔷帉懙摹肚锸细琛防铮覀兡芸吹綄氹u秋家人可貴的勸世精神。
冬 寶雞難覓冬姓人
找到春、夏、秋三姓氏之后,我們通過各種途徑,在寶雞都沒有尋到冬姓人。在《寶雞縣志》記載的寶雞姓氏構成中,也并無冬姓。
在冬姓起源說中,寶雞姓氏愛好者大多認同“以官名得姓”的說法。上古時期,夏、商、周初都有掌管治理水利之官,稱作“水正”;西周王朝建立后,改“水正”為“冬官”,負責掌管水利治理、土木工程、工藝制作等。唐朝時又設有冬官正、冬官靈臺等官職,由精通天文、歷算、數(shù)學的學者擔任,這種官稱一直沿用至清朝末期。后裔子孫中,也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的,冬姓由此得來。
還有一個說法認為,冬姓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科爾沁蒙古冬果爾部落,清朝以后,冬果爾氏多把漢姓改為冬姓。有資料顯示,全國統(tǒng)計的冬姓人一共只有一萬多人,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江蘇等地。
詹生杰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姓因為寓意美好,所以被不少姓氏愛好者關注。在探求四季姓的過程中,西府的村落展示著他們樸素而鮮活的面孔,我們希望這些村莊如他們的姓氏一般:春有生機,夏有繁盛,秋有收獲,冬有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