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产拍精品小视频,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午夜男女爽爽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 综合 另类 中文字幕

    <style id="i4pit"><abbr id="i4pit"></abbr></style>
    1. 廣東吳川真衣廟

      曼菱氏

      廣東吳川真衣廟

      綿延233.8公里的鑒江,是粵西沿海最長的河流。她是粵西人民的母親河。在鑒江與南海匯合處附近,有一處集民間信仰、儺舞與革命老區(qū)聯(lián)絡站于一體的真衣廟。

      真衣廟與舞二真

      元至正初年(1341),廉江上縣黃氏始祖從吳川吳陽嶺頭街遷居吳川北十一都三甲大岸地(即今真衣),立敬“真衣康皇大帝”。而康皇并不是皇帝,而是北宋的一員武將。

      真衣廟建在三杯酒(因有三塊石頭像酒盅一樣,故稱三杯酒?,F(xiàn)還有石頭存在,歷來卻叫真衣石,因此而稱真衣)處。悠悠歲月,滄海桑田,因受臺風和鑒江下游海潮的影響,真衣這地方已不宜居住,遂遷至現(xiàn)大岸村。真衣廟也隨之遷建于現(xiàn)址——吳川黃坡大岸村,時在明洪武八年(1375),距今635年。

      真衣廟,占地面積200平方米,三進磚木結構,硬山頂,墻檐浮雕各種花草,雕刻精美,雖歷經(jīng)維修,該廟仍基本保留明代建筑風貌,具有歷史價值和古建筑藝術價值。

      每逢農歷正月初八至十五元宵節(jié)期間,大岸村真衣廟內外和各村都要舉行雙人舞“舞二真”儺祭活動,以示除邪扶正、引福歸堂的良好祝愿,酬神娛人。

      該舞風格古樸莊重,舞姿勇猛剛勁,轉身一致樁步穩(wěn),表現(xiàn)出正直剛毅的英雄氣概。該舞音樂伴奏,樂器有嗩吶、圓鼓、陶鼓(古老的樂鼓)。該舞的面具和服裝、刀、鉞等是大岸村黃氏先祖從明洪武八年(1375)留傳至今。

      “舞二真”從其表演形式和手法上看,實際是一種古老的儺祭舞蹈,其獨特的藝術表演已得到國家文化部的認可。“舞二真”已經(jīng)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1998年,廣東省文化廳命名大岸村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xiāng)”。

      革命聯(lián)絡站

      更讓人稱道的是大岸村、真衣廟從抗日戰(zhàn)爭中期至解放戰(zhàn)爭時期始終是中共地下黨領導的聯(lián)絡站,并發(fā)揮了它們特殊的作用。

      1941年,在吳川活動的共產黨人陳以鐵、朱瀾清等籌辦洄水小學,以學校作掩護進行抗日斗爭。當時,黃坡敵偽勢力猖獗。為了摸清敵情,建立了以真衣廟廟祝黃楚祺為站長的秘密聯(lián)絡站。該交通站網(wǎng)絡分布在洄岸、大洋、振文、銀嶺、吳陽、釣基嶺、三柏、調戈等地。當時在吳川西一帶從事抗日救國活動的黃明德、卜國柱、楊子儒、李欽等一批領導同志,經(jīng)常到真衣廟秘密接頭,聯(lián)系工作。

      中共地下黨以真衣廟為聯(lián)絡點,積極組織大岸村群眾參加革命斗爭。他們以組織農民“睇禾”為名,成立地下農民協(xié)會,還組織聯(lián)防船隊,并籌集武器,進行訓練。1945年春,農民協(xié)會曾組織大岸船隊攻打吳陽那良反動惡霸地主蝦蛋莊,到吳川街(吳陽圩)收繳地主林月川、林挺生的槍支子彈及開倉放糧,救濟貧苦大眾。

      1946年,中共地下黨員吳德瑞到三角窩(坡頭區(qū)乾塘鎮(zhèn))押運一批槍支彈藥給游擊隊,真衣廟又成了武器的中轉站。大岸村革命群眾黃亞公、黃真德、黃亞相等人組織船只,在水陸兩路布下崗哨,歷盡艱險,把槍支彈藥轉送到新店,交給游擊隊。

      1948年,國民黨反動派對吳川進行大“掃蕩”,在真衣廟執(zhí)行地下聯(lián)絡任務的黃亞相、黃亞公、黃真德慘遭殺害。秘密聯(lián)絡站站長黃楚祺被敵人吊在樹上,慘遭毒打。敵人要他供出中共地下黨人名單,但他寧死不屈,守口如瓶,幸得“白皮紅心”保長黃雨梅花錢買通敵方,才免一死。

      真衣廟一直是革命秘密聯(lián)絡站,堅持到1949年冬吳川解放。

      因此,大岸村榮膺“革命老區(qū)”,真衣廟獲得“革命老區(qū)聯(lián)絡站”之光榮稱號。2006年10月25日,吳川市人民政府“鑒于‘真衣廟’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以及重要的紀念和教育意義”,遂公布真衣廟為吳川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