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产拍精品小视频,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午夜男女爽爽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 综合 另类 中文字幕

    <style id="i4pit"><abbr id="i4pit"></abbr></style>
    1. 桐柏山歌

      溫如初

      桐柏山歌

      桐柏地處豫鄂兩省交界處,境內桐柏山巍娥聳立,連綿起伏,千里淮河發(fā)源于此。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無論是自然景觀,或是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

      桐柏不僅是南北氣候的分界嶺,也是南北文化的交匯處。從月河戰(zhàn)國貴族墓地及漢代冶煉遺址、平氏等地出土的大批文物來看,早在四、五千年前,桐柏的祖先便在這片富饒秀麗的熱土上繁衍生息,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著淮河文明。從許多碑文中可以看到,在宋代,桐柏就儒、佛、道教并存,南北文化兼容。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淮源文化。桐柏無論是舞獅、旱船、高橈、山歌、民歌、皮影戲、漁鼓婚喪嫁娶等民間文化或風土民情,既體現(xiàn)了中原文化的共性,又有鮮明的淮源山區(qū)特點。桐柏就許多璀璨奪目的淮源文化寶庫中,采擷一塊瑰寶——桐柏山歌。

      桐柏山歌興起的確切時間已無文字記載可考,它的鼎興時期當屬五十年代。那時,剛翻身的農民,獲得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安居樂業(yè),勞動積極性空前高漲,因此,民間藝術也得到了空前繁榮。衰敗于六十年代末期,文化革命的左傾思潮,把一切民間藝術都斥為封資修的東西,一律受到批判和摒棄。撥亂反正后,盡管對這些民間藝術做了一些搶救工作,但因一些老藝人的相繼去逝,加之當代文明的沖擊,過去在田間地頭隨時都可以聽到的桐柏山歌、逐漸銷聲匿跡了。但桐柏山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繁若星海的華廈文化中仍不失為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桐柏山歌,作為一種獨具地方色彩的民間文藝形式,無論是格式,還是曲調唱法,都有鮮明的地域特點。流傳至今的桐柏山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數(shù)百首。

      桐柏山歌藝術表現(xiàn)自然流暢,內容豐富多彩,既有反映生活生產知識、勞動場面的,也有反映民間疾苦、男女相愛的;還有部分山歌,把歷史知識、歷史人物、神話傳說融入其中,這是它的一大顯著特色。

      桐柏山歌多是七言五句,十分獨特。而無論江南小調,還是壯族民歌、草原情歌,就其體裁格式而言,大多為七言四句,比如壯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本褪瞧哐运木?。

      桐柏山歌的七言五句,大多采用比興手法,即第一句說明是唱什么的,二三四句是比興,最后一句畫龍點睛,點明主題。以“但愿鯉魚不返潭”為例:

      “姑娘打起青陽傘,好比鯉魚跳上灘,鯉魚上灘用網(wǎng)打,撒網(wǎng)容易收網(wǎng)難,但愿鯉魚不返潭?!?/p>

      第一句為起聯(lián),點明是首情歌,第二句比喻,三四句比興展開,最后一句點明主題,很有藝術技巧。“潭”字諧音“談”,即談戀愛不要反悔之意,寫得含蓄幽默,這是其他地方民歌中少有的。

      “桐柏山歌從內容上大致可分為:述古歌、情歌、時政歌、農事歌、勸誡歌、儀式歌等。”桐柏縣文廣新局局長郭軍道。

      農事歌,又叫時令歌,老百姓根據(jù)長期的生產生活經(jīng)驗積累,根據(jù)不同時令安排生產,提示生產中注意事項,或描繪生產勞動場面,傳達勞動中的樂趣,它既是農業(yè)生產知識、經(jīng)驗的傳播與交流,也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

      比如“種麥歌”:“過罷寒露到霜降,莫誤種麥好時光,上足糞肥選好種,打碎坷垃壓住墑,明年糧食堆滿倉?!?/p>

      還有“車水歌”:“六月里來是三伏,水車架在河里頭,不怕老天不下雨,車得淮河水倒流,拿不住黃鱔拿泥鰍。”

      儀式歌,主要包括禮俗儀式、祭奠儀式上演唱的歌曲,歌詞講韻律,抑揚頓挫,音韻和諧,內容多是吉利恭維話,格式固定,廣為流傳。

      如“結婚歌”:“鞭炮一響喜洋洋,紅喜對子貼滿堂。好像玉龍配鳳凰,過年得個狀元郎?!?/p>

      “撒床歌”:“吃罷飯啊坐客堂,東家請我來撒床,行步來到天井院,金銀鵝鴨兩池塘,行步來到你中堂,往上一望明燈蠟燭亮光光?!?/p>

      桐柏山歌中還有不少勸人向善的勸誡歌,有妻勸夫的、有父教子的、有朋友相勸的,大多采用比喻的戲諫方式,語重心長。

      比如“妹妹勸哥莫賭博”:“妹妹勸哥莫賭博,染上惡習不樂和,贏錢朋友要吃喝,輸錢要把衣服剝,贏錢輸錢都下作?!?/p>

      此外,桐柏山歌中還有根據(jù)生產生活場景,即興編唱的山歌,用桐柏雜調、小調、曲子詞等音樂形式演唱,聽來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