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將張云逸故居
青柏郎
張云逸故居位于文昌市頭苑上僚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將軍故居乃兩座瓦房,位于頭苑鎮(zhèn)上僚村。故居較矮小,也稍顯簡樸,卻敦厚整潔。
故居有張云逸居住過的三間草屋、軍部機關(guān)辦公用民舍和八十年代建筑的陳列館。
1961年2月,張云逸回到海南,這也是他解放后唯一的一次回家鄉(xiāng)。
參觀黃花塘張云逸故居有感
蓼愚
茅屋三間半剝離,框床木桌兩相宜。
無奇小院無奇景,萬丈光芒萬道題!
為了緬懷從文昌走出去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軍事將領(lǐng)、大將、軍事家張云逸將軍,1992年,在張云逸將軍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文昌市政府建立了張云逸紀念館。
紀念館位于文城鎮(zhèn)文建路,坐東朝西,高8米,寬12米,頂分雙層,飾碧綠色琉璃瓦,占地面積7962平方米。門楣正中鐫刻著聶榮臻題的“張云逸紀念館”6個金色大字。大門和陳列室中間是張云逸全身銅像,傳神的形象盡現(xiàn)其大將風采?;厦骁澘讨碚骖}寫的“張云逸大將”金字。銅像后面陳列室展出的史料照片、圖表、繪畫、書稿、實物,生動翔實地展現(xiàn)了張云逸光輝的一生。
整個紀念館自成一體,布局嚴謹,館內(nèi)綠草茵茵,花木扶疏,環(huán)境幽雅。
張云逸將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lǐng),杰出軍事家。1892年8月10日生,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了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護國戰(zhàn)爭和北伐戰(zhàn)爭。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1929年在廣西右江領(lǐng)導武裝起義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
紅軍時期,歷任紅軍第七軍軍長、中央軍委副參謀長、粵贛軍區(qū)司令員、紅軍總司令部和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兼作戰(zhàn)部部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歷任新四軍參謀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員、新四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抗日軍政大學第8分校校長。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華東軍區(qū)副司令員、山東軍區(qū)司令員、華東軍政大學校長、中共華東后方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中共中央華東局委員。為華東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全國解放后,歷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廣西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二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副書記。
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任黨的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一屆、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