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子宮恢復不好的標志是什么?
碎碎念
十月懷胎對于女性的子宮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產后恢復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子宮的恢復。那么,產后子宮恢復不好的標志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剛生完寶寶后,子宮的大小大約有寶寶的腦袋那么大,重量約為1千克,一般情況下,產后4-6周左右,由于子宮持續(xù)性的收縮進行自我修復,子宮會慢慢恢復原來的雞蛋大小,重約50-70克。那么,產后子宮恢復不好的標志是什么呢?就讓吱客網的小編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判斷產后子宮恢復情況——不良惡露的征兆
有些新手媽咪可能會把惡露誤以為是月經,認為一周過后,流量就會漸漸減少,但實際上惡露分泌的時間較久,因此會擔心身體健康出現(xiàn)問題;相反的,也有部分媽咪對惡露一知半解,認為惡露量多是正?,F(xiàn)象,導致太晚治療產后出血。
以下幾種情況,教你分辨哪些是不良惡露的特征。
1.衛(wèi)生巾更換太頻繁
正常的惡露在產后一天之內,流量會達到最多,建議1小時就可以更換一次衛(wèi)生巾,若以此頻率替換,其實惡露量大約只占衛(wèi)生巾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面積。不過,如果在1小時之內,惡露幾乎沾滿整塊衛(wèi)生巾,且須更換2~3次以上,或是流量超過500毫升,媽咪就要主動向醫(yī)生反應,因為這有可能是產后大出血的征兆。
2.惡露伴隨異味
血塊其實是培養(yǎng)細菌的溫床。如果生產之后,血塊及胎膜組織沒有盡速排出體內,反而繼續(xù)堆積在子宮內,就會引起細菌感染,使惡露產生惡臭味。
3.下腹疼痛或發(fā)燒
有些產后媽咪會因為子宮內膜發(fā)炎而引起發(fā)燒現(xiàn)象,也就是俗稱的產褥熱。醫(yī)生指出,孕婦在生產的時候,若破水太久,很容易造成子宮感染。
一旦子宮遭受感染,除了會使惡露變成深紅色及產生惡臭之外,產婦還會出現(xiàn)發(fā)燒或下腹疼痛等現(xiàn)象。若沒有充分休息,造成抵抗力變差,嚴重者可能會需要采取手術引流,并繼續(xù)住院觀察治療。
從惡露如何判斷產后子宮恢復情況?
生產后的3~4天之內,從陰道流出的惡露會呈現(xiàn)鮮紅色,過幾天之后,會慢慢轉變?yōu)樽丶t色或粉紅色,大約10天后,惡露就會變成棕黃色或乳黃色。
一般情況,惡露將會維持到產后第3周才會結束。有些媽咪過了產后第10天,會偶爾參雜一點鮮紅色的惡露,但如果流量不多的話,其實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不需太擔心。
如果您還有更多關于產后如何幫助子宮恢復的知識,歡迎留言給吱客網!以上就是吱客網小編為您提供的關于產后子宮恢復不好的標志是什么的解答,真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產后護理小知識和孕嬰安全小知識請您多多關注吱客網!